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评论区丨“陪伴老人免房租”?能行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公司 > 正文  2023-08-12 07:48:31 来源:腾讯网

以“服务换住宿”可行吗?近日,浙江杭州滨江区民政局正在招募第三批“多代同楼”陪伴者。据悉,年轻人只需支付300元/月的管理费,就能住进滨江区最大的养老机构,通过每月提供不少于10小时陪伴老人的服务,来享受免房租入住的待遇。这种“陪伴性入住”既满足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也为陪伴者省下了租房成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年轻人的住房问题,充分照顾了两个群体的现实需求,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年轻人拥入养老院,挤占了过多公益床位,“银发一族”该怎么办?“多代同楼”虽好,但是否可以复制推广仍需思考。


(资料图)

养老模式还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特约评论员 高亮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引发公众关注,如何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尤其是情感需求,越来越成为社会焦点。近日,杭州滨江区民政局推出了别开生面的“陪老人免房租”项目,令人眼前一亮。年轻人只需每月交纳300元管理费,每月提供不少于10小时的陪伴老人的服务时间,就能入住滨江区最大的养老机构。

该项目一经推出便引来各界点赞。一方面,随着物质丰富,“生存”不再成为困扰人们晚年生活的关键,越来越多老人处于空巢状态,急需精神慰藉,“陪老人免房租”恰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老年人情感的空虚。在此期间,年轻人不仅减少了租房的生活压力,还能在与老年人交流中得到生活经验,获得人生感悟,甚至收获忘年交的友谊,是一次“双向奔赴”的美谈。

另一方面,吸引年轻人加入养老行业,可以让养老机构增添活力,增加人力资源,提升服务水平,还能构建更加包容、和谐的老年友好型社会,不失为一次多赢之举。

因此,不少网友建议让这一养老模式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初衷是好的,但实际操作没那么简单。首先,招募的年轻人素质能力是否真正满足老年陪伴的需求,老年人和年轻人能否消除价值观的差异,建立良好沟通关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其次,实现“多代同楼”,养老机构需要拿出足够的房间、床位提供给年轻人,仅这一项硬件条件,恐怕很多地方都满足不了。

所以,“陪老人免房租”虽好,但未必适合每一个地方。当然,社会的热议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当前我们对养老问题越快来越关注。正所谓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老年人养老诉求不同,养老模式也没必要千人一面,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更为现实。另外,面对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养老一事更需多方聚力。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等要多为老人着想,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养老服务行业要建立老年人能力评估体系,为养老机构制定科学养老计划、政府合理配置养老资源等提供精准数据。政府部门要在养老问题上努力破题,在实现老有宜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信,在多措并举、多方努力之下,类似“陪老人免房租”这样的利好举措,必将会在全国遍地开花。

(作者为中央级媒体从业者)

不能仅仅把免费入住作为一种条件

特约评论员 王可锋

我们的社会老龄化正在逐步加深,而无论是生活上的赡养还是精神方面的陪伴,总体上处于“供给不足”。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些地区就开始尝试“老幼同养”。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模式有其温情的一面,同时也问题重重。“因为老人和小孩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包括卫生、安全方面的要求,差异还是蛮大的。”日常工作中,既要尊重老年人,又要照顾小孩子,并非易事。

就目前来说,我们国家的养老服务还是以居家社区为主体。综合性养老院凸显出多元化不足,软硬件失调的问题。所以,对不同的养老服务需求,需要有不同的专业机构和专业条件来达成。

针对中国目前老龄化的现状,刚刚兴起来的养老院,尤其是以赚租金为主的养老院来说,压力极大,特别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跨专业、多元化的这种精神需求的满足。

为更有效地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就目前养老床位情况,很多是以补贴为主体来运营,是否可以把人才公寓和养老院有效地结合,让养老院的指标和人才公寓的指标并行,让两方面政策互相托底,而不再占用公共资源;第二,公益的形式应该更多元化,而不是仅仅把免费入住作为一种条件,更应该注意把青年志愿者、社工的行动,化为一种社会的风气,除了用这个入住条件吸引年轻人参与外,更多社会资源的参与也很重要。

这些社会资源既可以是各种志愿组织,也可以是社工组织、社群组织。要把机构行为纳入到每年的社会组织考评、考核和评级当中。把个人的公益行为和征信结合,和就业、留学、保研等相结合,打造一个完整的社会志愿体系,而养老院恰恰是大家可以参与服务的机构。

所以,关于多元化养老体系,我们应该有更深层的思考,如何把养老产业和社区服务、志愿行动结合,使不同人群和不同专业形成互补,形成良性循环。养老产业既需要硬件升级,也需要“高端软件”的加持,这都需要我们把很多基础工作做好,才能真正形成丰富的多元化养老服务。

(作者为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国际青年创客基地主任)

传统美德的现代性探索,值得鼓励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每月陪伴老人10小时以上,付出300元钱的管理费,就可以享受养老公寓免房租的入住待遇。杭州开始探索的这种“多代同楼”养老方式,看起来是一桩“完美”的设计,既减轻了年轻人的房租压力,也削减了老年人的孤独感。更为重要的是,年轻人所带来的一些新事物,可以让同住的老年人感觉到没有被时代所“抛弃”,而老年人的人生经验,则可以在交流中给年轻人以启迪。这种“多赢”的养老模式不仅是一种老龄化社会养老的有益尝试,也可以视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公序良俗在现代社会中的有益探索。

敬老爱老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及历史条件下,如何弘扬这一传统美德,值得人们去积极探索,既能让传统美德适应新的时代,又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开拓与创新。比如,杭州探索的“多代同楼”养老模式即是如此。

随着现代生活的到来,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的变化,使得对传统美德的弘扬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经常说,陪伴是最为长情的告白。特别是在农耕文化中,古人尊崇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是为“天伦之乐”。但是,随着个体生活范围的扩大,子女远游成为常态,于是出现了很多空巢老人。在现代社会中,尊老爱老其实已经不仅仅是解决温饱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精神孤独”。

对于一些住在养老机构中的老人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物质,更多的是需要精神关怀。这应该是现代社会给敬老爱老带来的新问题。而杭州的做法,既弘扬了敬老爱老的传统,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情,又让年轻人有所收获,成为一种美美与共的新尝试。

时代在发生着变化,优秀传统美德的本质历久弥新,但是弘扬的方式则值得不断探索,除了敬老爱老,其他的传统美德,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

@正观:

全国其他养老机构要像杭州这家养老公寓一样,实现老少相伴、“多代同楼”,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空余的床位,在可承受范围内拿出一定比例的房源,分批招募年轻人入住,提高床位使用率;二是养老机构离年轻人生活圈要近,年轻人不愁房租也不愁交通费,生活成本下来了,才更愿意参加公益活动。满足以上两点,“服务换住宿”模式或许可行。

@邵圆圆:

说到底,“多代同楼”项目的主动权掌握在当地民政局和养老机构手中,若要鼓励年轻人大胆尝试、加入其中,那就需要积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比如,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鼓励更多养老机构实行该养老模式,同时适当放宽条件、增加招募人数,吸引更多具有养老服务意愿、能力的社会青年;和陪伴者签订更详尽、完备的服务协议,清晰界定志愿服务的内容,明确规定入住期间的权利和义务,等等。

@红星龙之朱:

真正的门槛恐怕还是年轻人能否具有陪伴的能力和耐性。这需要参与者不断学习,被老人接受。当然,不排除在陪伴过程中,老少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价值观、生活习惯乃至话语方式等不同,都可能成为诱因,这也提醒大家要多一些互谅互让。

@河西学院梁宇飞:

这种陪护型养老不再单纯从老年群体出发进行点对点式服务,而是将年轻人纳入这一体系中,将多种社会元素交织成网,既“敬老爱老”,又为年轻人提供居所“纾解困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