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经历过1个月的振荡磨底之后,甲醇在6月末启动了一段重心逐级抬升的行情,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在6月末,主要的驱动因素是伊朗政府决定提涨甲醇行业的天然气价格,而且幅度并不小。这一决定将显著恶化工厂的盈利状况,虽然有多家工厂表示抗议,但从落地情况来看,仅有1套装置(230万吨)因利润因素停车。短期来看,这一事件的冲击不大,伊朗地区装置多正常运行且发货量维持高位,但中长期抬升了进口货物的估值重心。
经历过一周多的窄幅振荡之后,甲醇迎来第二次跳空上涨,而这一次的主要因素发生在国内。国内多套大装置重启出现故障,开工率进一步下滑。国内库存不高、流动性偏紧,重启不顺对市场情绪有一定影响。甲醇经过几天的上涨后价格回落,之后继续向上创出新高,这一阶段利多主要有南美天然气产商停车、沿海MTO装置开车传闻。
伴随着宏观氛围的转向,本次上涨的幅度之大、持续性之久的确是意料之外,但却在情理之中。
在上一轮下跌中,甲醇的价格底被锚出。在进入夏季旺季之前,动力煤价格跌进限价区间内,市场对这一点位达成共识,成本端暂触底。随后在历史级别的高温天气下,电厂日耗攀升、动力煤库存港口不断去化,煤价迎来反弹,产地和港口涨幅分别超过100元/吨和200元/吨。国内供应收缩给价格托底。在上半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国内价格都强于港口。一方面是因为盘面下跌交易的是预期,具有领先性,而沿海价格跟盘面更为紧密;另一方面是因为价格缺乏大幅走弱的基础。在不断的停车、重启失败之下,往年春检后开工率回升的现象并没有在今年出现,同时由于天然气长协价居高不下,气制端利润欠佳,负荷较往年也更低。
整体而言,单边价格的见底加上宏观情绪的驱动,使得这一轮行情超出许多人的预料。从后续来看,基本面维持宽松,但需求端不确定性较大。
全球范围内甲醇供需过剩。今年非伊进口放量,上半年南美进口处于历史高位水平,来自东南亚地区的货物有明显提升,两者共同弥补了中东地区的减量,使得进口量处在历史高位水平。高进口同样体现在港口库存,进入5月、6月后库存便一路积累,库容偏紧的情况有所出现。此外,伊朗负荷已开至中高位,据称伊朗政府与工厂就天然气价格达成降价协议,前期停车装置有望重启。北美的供应压力不小,开工高位下欧美需求疲弱、库存高企。外盘天然气的回落给了国外厂商较大的降价空间,叠加供应过剩,价格在这一波反弹中显得乏力,与国内的价差持续走低,从绝对水平来看,欧美价格与国内价格基本持平。
在内外盘都存在潜在的供应压力下,需求的承接能力就是关键。新兴下游目前还有3套MTO装置待开车投产,合计需求量在600万吨/年以上,一套装置的停开就会对平衡产生较大的影响。
整体来看,下半年供需两端都有望恢复,或节奏不一致,但短期内难积累大矛盾。更大的影响可能出现在原料端,动力煤相对过剩以及天然气价格波动、供应问题不断等。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