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沪苏浙皖外贸进出口总值7.31万亿元,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近四成。
2023年上半年,长三角经济复苏态势提速,多地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外贸迎难而上。
外贸市场韧性足
【资料图】
今年上半年,三省一市外贸进出口总值7.31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36.3%,比去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上半年,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2.48万亿元,同比下降5.3%。其中,出口1.6万亿元,下降2.9%;进口8818.9亿元,下降9.4%。随着同比有所下滑,但总规模仍为长三角第一,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例为12.4%。
上海上半年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浙江为2.36万亿元,同比增长4.7%;安徽进出口总值3775.5亿元,同比增长3.4%,季度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
“从今年整体外贸形势看,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外贸增速有所下滑,但国际市场对于中国优质产品的总体需求仍然很大,长三角区域依托其强劲的实体经济基础,稳住了外贸基本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丁宏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该成绩的取得来自对重点贸易伙伴的深耕,今年,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贸易出现下降,但对东盟的外贸显著上升。
“同时,长三角区域企业注重用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政策红利,畅通与东盟的贸易通道,开辟了对外贸易的新领域新赛道,也是外贸市场韧性足的一大原因。”丁宏指出。
江苏进出口的趋势变化,也说明外贸形势正在向好。“今年一季度,江苏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7%,直到4月才恢复性增长,增幅达到14.2%。”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分析称,上半年,江苏外贸进出口降幅持续收窄,出口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说明在政策跟进、结构优化、畅通物流、海关护航等多重利好下,江苏外贸形势有望好转。
“新三样”成新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产品正成为领跑长三角外贸出口的新趋势。
“今年我国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增长迅猛,但集成电路、手机等产品贸易有所下降,说明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链安全可控对贸易的关键作用。”丁宏表示,凡是主要设备、技术掌握在他人手上,被“卡脖子”的就容易出现断链等现象,而能够打破别国封锁,技术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甚至领跑的,就能够形成产品竞争的优势。
具体来看,1月至6月,上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171.8%、189.7%、62.6%。据上海海关统计,上半年上海口岸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产品出口2478亿元,同比增长74.7%,出口值占全国近五成。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上海口岸电动载人汽车出口总值达767亿元,同比增长1.2倍。
再看江苏,上半年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等“新三样”分别出口534.7亿元、475亿元、43.9亿元,分别增长4.8%、60.9%、481%。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不断有锂电池相关的大项目落户江苏。例如,5月26日,恩捷股份旗下江苏恩捷的首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全线贯通并进入试生产阶段,相关项目从2021年开始建设,总投资52亿元。今年1月,比克电池曾宣布,将在江苏常州建设一座产能为30GWh的新工厂,专门用于生产大圆柱电池,总投资130亿元,该工厂有望在明年开始批量化生产阶段。
浙江方面,“新三样”产品出口792.3亿元,增长39.7%,其中,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出口额分别增长22.9%、105.5%和71.8%,合计占全省出口的4.6%,拉动出口增长1.36个百分点。
安徽“新三样”合计出口219.3亿元,同比增长51.7%。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额领跑“新三样”,出口总额达12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此外,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6.9亿元,增速达152.6%;锂电池出口75亿元,增速达187%。
“长三角区域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完整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了快速响应、高效稳定、技术突出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出口提供了关键支撑。”丁宏说。
多措并举助力稳外贸
长三角三省一市纷纷出台稳外贸政策,支持经济向稳向好态势。
例如,为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规模,上海海关支持促进优质农食产品进出口;对符合条件的进口矿产品、原油实施“先放后检”;支持以“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产品扩大出口;聚焦首发经济,推进进口食品、化妆品样品通关便利。
在支持外贸企业“轻装上阵”拓展市场方面,上海海关支持以“一站式”通关服务、一体化保税监管、一揽子税收征管,促进总部企业集聚运作和能级提升;创新试点集团式、产业链供应链式“1+N”(主体企业及相关企业)组团培育认证模式;加大经核准出口商培育力度;排摸出口企业遭遇不合理贸易壁垒情况,将以全链条服务,帮助企业应对不合理贸易壁垒等。
针对外贸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安徽提出,2023年恢复10条以上国际客运航班,新增3条国际航空货运航线;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压缩进出口通关时间等。同时,安徽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指出,发展绿色贸易;加快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梯度培育,运用数字技术服务企业发展;培育跨境电商自主品牌,加强省内特色产业集群出口能力培育,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产业集群申报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展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专题培训,提升“安徽RCEP助企服务公共平台”功能,助力企业加强RCEP经贸合作。
江苏则出台《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提出,要着眼长远提出创新举措,支持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出口,推动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发展,优化外贸结构。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