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来源|贝多财经
(资料图片)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SKG母公司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未来穿戴”)及其保荐人中信证券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因此,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贝多财经发现,未来穿戴于2022年6月7日递交上市申请材料,曾因IPO申请文件中财务资料过期,于2022年9月和2023年3月两度被深交所中止发行上市审核。本次撤回上市申请前,未来穿戴已回复了第二轮审核问询函。
天眼查信息显示,未来穿戴成立于2007年11月,前身为佛山艾诗凯奇电气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刘杰,股东包括未来生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刘杰、徐思英、孔珍等。
据招股书介绍,未来穿戴专注于可穿戴健康产品,其中,SKG颈椎按摩仪为其“明星产品”。然而,风靡一时的网红按摩仪未能使其在冲刺IPO路上“大展拳脚”,而备战一年有余,最终却“临阵脱逃”的未来穿戴又存在哪些隐忧?
一、风口掘金,引领按摩仪细分赛道
据了解,按摩仪器是近年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通常运用机械、电子、电热等技术方法模拟各种按摩手法,旨在帮助器具使用者缓解疲劳、舒缓神经、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保健强身效果。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逐渐从“有病才医”向“无病预防,有病干预、注重康复”的转变,按摩仪器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据观研天下数据,2021年我国按摩仪器市场规模达到144亿元,预计以8.65%的复合年增长率于2027年达到237亿元。
其中,相较于大型按摩仪器,小型按摩仪器因其客单价低、体积小、便携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增速较高。而电子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按摩仪器也逐步向便携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可穿戴小型按摩仪应运而生。
便携式可穿戴健康产品,正是未来穿戴的“拿手好戏”。据招股书介绍,该公司专业从事SKG品牌可穿戴健康产品和便携式健康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可穿戴颈椎、腰部、眼部按摩仪,筋膜枪、健康手表等。
据欧睿咨询的《市场地位声明认证函》,按2021年B2C渠道零售额计,未来穿戴SKG颈椎按摩仪的销售额位居全国第一。根据天猫、京东平台数据,SKG颈椎按摩仪销售额于2021年、2022年持续排名第一,腰部、眼部按摩仪同样排名前列。
二、热潮渐退,业绩水平波动明显
近年来,未来穿戴的业绩表现却难言稳定。
2021年,未来穿戴的营收为10.60亿元,相较2020年的9.91亿元增长6.98%;净利润却由2020年的1.43亿元下滑至2021年的1.32亿元,同比下降8.26%;扣非后净利润也由2020年的2.12亿元下滑至2021年的1.49亿元。
2022年,未来穿戴的营收为9.05亿元,同比下降14.68%;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下降12.88%;扣非后净利润为1.0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49亿元下降30.87%。
不难看出,未来穿戴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下滑。2022年,未来穿戴的营收也出现了负增长。但贝多财经发现,受益于2023年一季度的出行情况及消费需求复苏,未来穿戴的业绩在此期间有所回升。
具体来看,未来穿戴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2.89亿元,同比增长18.8%,归母净利润为4235.45万元,同比增长31.34%;扣非后净利润为4128.07万元,同比增长31.49%。
对于利润下滑,未来穿戴在招股书中解释称,是受宏观经济和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股权激励和品牌建设投入等影响;而2022年业绩水平的降低则是因主要产品终端销售情况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拖累,使得经销商提货金额减少导致的。
此外,未来穿戴预计其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5.0亿元至5.3亿元,同比增长15.13%至22.04%;净利润5600万元至6000万元,同比增长20.23%至28.81%;扣非后净利润5400万元至5800万元,同比增长25.70%至35.01%。
三、多点布局,研发与宣传并举
众多产品中,颈椎按摩仪是未来穿戴的业绩支柱,但2022年则出现了大幅下滑。报告期内,该公司来自颈椎按摩仪产品的收入分别为8.55亿元、7.43亿元和4.5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67%、70.33%和50.42%。
报告期内,未来穿戴的腰部按摩仪分别实现收入116.94万元、5817.47万元和1.90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也由2020年的0.12%上升至2022年的21.10%。虽就收入规模而言,该产品依然远不及颈椎按摩仪,但其增长态势十分可观。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穿戴对于产品研发颇为重视。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714.06万元、7472.59万元和9785.81万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76%、7.05%和10.82%。
贝多财经发现,高额的研发投入为未来穿戴换来了不俗的研发成果。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共持有1571项专利,其中包括69项发明专利、1148项实用新型专利、311项外观设计专利以及43项境外专利。
较同行业可比公司而言,未来穿戴的研发投入可圈可点,但与自身销售费用相比,其研发费用则显得“不值一提”。报告期内,该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10亿元、2.15亿元和1.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21%、20.24%和18.24%,
招股书显示,未来穿戴大部分的销售费用投向了市场推广及广告宣传,包括明星代言、网络直播、综艺植入、跨界合作等。该项目所产生的费用分别为1.65亿元、1.61亿元和1.04亿元,占销售费用的比重分别为78.88%、75.02%和62.83%。
四、热衷分红,三年分红3.65亿元遭问询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穿戴十分热衷于现金分红。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该公司的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55亿元、1.60亿元和5000.00万元,其中,2020年和2021年的现金分红额度均超过了同期1.43亿元和1.32亿元的净利润。
本次上市前,未来穿戴董事长刘杰直接持有该公司11.32%的股权,并通过未来集团、小鹅湖、小鹅芭蕾间接持有该公司65.92%的股权,合计持有公司77.24%的股权,为未来穿戴的实际控制人。
刘杰的配偶、一致行动人徐思英直接持有未来穿戴5.45%的股权,通过未来集团间接持有该公司10.39%的股权,合计持股15.84%,二者合计持股93.08%。这样看来,未来穿戴近三年来分红的大部分被刘杰夫妇“收入囊中”。
据了解,高额分红也受到了上市委的关注。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上市委要求未来穿戴结合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募投项目资金需求等情况,说明报告期内、期后大额现金分红的必要性,及与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资金需求情况是否相匹配。
对此,未来穿戴在回复意见中解释称,分红方案是结合实际经营需要、发展阶段特点和财务状况综合确定的。其中,2020年分红金额略高于当年净利润,主要系当年度股份支付等非经营性因素影响较大,降低了该年度净利润所致。
未来穿戴还称,其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79、1.81和1.75,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77%、50.09%和45.86%,均维持在健康水平,且部分未分配利润已通过增资形式转化为了自身股本。因此,分红并不会其造成不利影响。
而本次冲刺上市,未来穿戴曾计划募资12.9亿元,用于未来健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智能穿戴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及数字医疗平台开发建设项目、终端体验互动平台与品牌建设项目、数字化IT系统建设项目,产品与工业设计中心项目等。
一方面,大手笔分红;另一方面,还要大额募资,未来穿戴的操作令人看不懂。
关键词:
质检
推荐